7月8日下午3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准确的疫情防控工作。据报道,的BA.5亚支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已在我国引起局部聚集性流行。
全球疫情持续反弹,国外进口压力持续加大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全球疫情持续反弹,我国对外防务进口压力加大。 的BA.5亚群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在我国造成局部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米峰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战略和“动态出清”的总方针,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要求谋划,严格落实各项外防输入工作。加强口岸高危人员闭环管理的措施,确保有人员清单、有管理制度、有监督检查、有保障措施;做好入境物品风险防范、入境人员隔离管控和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工作,严防输入性疫情。
另外,在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早发现、快处理,采取科学严密的防控措施,坚决控制疫情蔓延。
米锋强调,要继续贯彻落实“九不准”要求,时刻拉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防控松懈和“层层加码”两种倾向,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高效,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变种的潜伏期缩短至2~4天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介绍,前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开展试点调研关于优化全国部分口岸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米克朗突变体的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大部分7天内即可检测到。
根据试点研究结果和我国多地疫情防控实践,第九版防控方案优化调整了入境人员隔离控制时间。将入境人员的检疫控制时间由“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出入境管制措施的优化和调整,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防控实践的依据。
7月初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反弹
雷正龙介绍,6月下旬,全国日均报告感染人数不足40例,但6月30日报告感染人数超过100例。7月1日至7日,平均325例每天都有报道,影响16个省的47个城市,主要集中在安徽和江苏。整体来看,6月份全国局部新冠疫情呈下降趋势,但7月初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反弹。
安徽疫情6月26日起源于苏州泗县,主要集中在泗县和灵璧县。泗县最新核酸筛查结果显示,非控制人群未发现阳性感染者,疫情应急响应取得积极成效。但由于早期感染基数大疫情流行的毒株,社区传播广泛疫情流行的毒株,不排除在潜伏期内发现新的社会阳性者。还要继续排查控制风险,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江苏疫情主要影响无锡和徐州。目前,无锡市仍存在疫情社区传播风险。徐州疫情社区传播风险尚需进一步观察,其他城市疫情相对可控。
陕西西安、福建宁德等地近期报告多起控制区外感染病例,在当地存在一定社区传播风险。辽宁、四川、广东等地有零星感染者报告。北京延庆、辽宁大连等地近日通报了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后发现的感染者。内蒙古边境新增疫情,山东临沂新增本地疫情,存在一定社区传播风险。上海7月3日报告发生KTV传播链疫情,4天内共报告感染者87人。疫情已经蔓延一段时间,进一步社区传播传播的风险还是比较高的。
总体来看,近期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海外疫情明显反弹。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很大。各地仍需有效落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抓好“四早”措施,严防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地疫情,同时提高本地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及时遏制和阻断社会传播。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