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共有46个代表团参加,其中15个代表团获得金牌,19个代表团获得奖牌。回顾各代表团的精彩表演。
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金牌榜第一名
从3月5日到比赛正式开始,到3月13日,一切都结束了。仅仅9天的比赛,北京冬残奥会就为我们带来了78项精彩赛事。中国体育代表团第六次组队参加冬残奥会,获得18金20银23铜奖牌榜,共61枚奖牌。残奥会称号。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中国队共派出9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6大项目的角逐。共78个项目,中国队参加了73个项目,其中40个项目,中国队在历史上首次获得冬季残奥会的参赛资格,具有历史性的突破。不仅如此,在这73个项目中,中国队在70个项目中创造了新的历史最好成绩,并且在1个项目中,中国选手追平了历史最好成绩。
从各个项目来看,中国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取得了更多的绽放,在六大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残奥越野滑雪7金6银5铜,残奥冬季两项4金2银6铜,残奥高山滑雪3金9银7铜,残奥单板滑雪3金3银6铜4铜牌。作为中国冬残奥会排头兵,中国轮椅冰壶队在北京成功卫冕,再创佳绩。中国残奥会冰球队首秀就获得铜牌。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这也是整个中国冬残奥会的缩影。以杨红琼、刘子旭为代表的青年运动员,
在北京冬残奥会上奖牌榜,中国队继续创造历史。也有一些队伍在北京冬残奥会上为他们谱写了新的篇章。以色列、波多黎各、阿塞拜疆这三个代表团首次联手参加冬残奥会,进一步拓宽了冬残奥会的版图。阿根廷选手恩里克·普兰特获得残奥会高山滑雪男子大回转坐姿组第四名,创造了阿根廷冬残奥会历史最好成绩。
志愿者展现中国热情、友谊和团结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到处都是志愿者。口罩下的笑脸,真诚的“你好”,关怀的“动手”,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友谊和团结。
在北京冬残奥会的志愿者中,很多人同时服务于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他们在一个闭环中工作了两个多月。他们经历了疲惫、严寒、渴望等诸多困难。也享受这充实、快乐、光荣的时光。在冰立方轮椅冰壶馆,有20名志愿者竭诚为运动员服务。每场比赛,他们几乎一刻都不能放松,盯着选手和冰壶,需要眼力和脑力的配合,而擦锅、提壶、叠冰壶则需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
国家游泳中心体育场运营队志愿者许楚玉:一个冰壶球重40斤。我们把它捡起来,擦干净,放下,然后再站起来。当运动员掷球时,我们准备蹲下,将球送到一个固定点。我希望把我们中国志愿者的热情带给他们。虽然戴着口罩,但我们可以让他们觉得我们在微笑。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共有9000多名志愿者默默工作,其中包括12名残疾志愿者,他们更加了解冬残奥会运动员的需求。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在延庆赛区举行。与志愿者共用无障碍厕所的人是李毅。她手里一直拿着登山杖,方便她走路时支撑。李毅因车祸,右小腿粉碎性骨折。从冬奥会到现在,她已经在延庆赛区连续工作了40多天。每天,李毅都会与各个领域的志愿者分享自己发现的问题,并给予一些指导。同时,根据他的亲身经历,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助理李毅:帮助别人也有成就感。以后还会继续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也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我会继续帮助有需要的人。
张家口赛区就有这样一个家庭在为冬残奥会服务。女儿程晓璇在张家口颁奖广场当志愿者,父亲程斌担任冬残奥村副报名经理。两个场地距离很近,但父女俩坚守各自岗位,两个多月未见。在圆满完成冬奥会服务后,两人自愿继续参加冬残奥会服务。父女俩用不同的方式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做贡献。
张家口颁奖广场志愿者程晓轩:我的生活很充实,父亲也给了我精神上的鼓励。很开心,很自豪,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家口冬残奥村注册副经理程斌:虽然看不到欢呼声,看不到比赛现场,看不到颁奖的瞬间,但我能参与,同时我们也做到了中国的好成绩。互相鼓励,互相取悦。这其实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爱无价,奉献无价。正是因为这群可爱的人,才产生了这场异常精彩的体育赛事。“意志”在哪里,“愿望”在哪里,文明是好的,帮助别人是一种乐趣。以“奉献、友谊、互助、进步”为宗旨的志愿服务是一种独特的“文明之美”。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以专业、热情的志愿服务赢得了各方赞誉,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担当。